为您提供:云南大理州云龙县蛋糕店

云龙县蛋糕店外卖电话,1-3小时送达,市区免费送蛋糕,蛋糕热线:18939884868,只需一个电话,我们真诚为您传情达意!提供指定日期送到、最快当天1小时送货上门,云龙县蛋糕店是一家综合性各地连锁蛋糕店,专业提供网上订蛋糕已有16年,蛋糕款式新颖口味精致,对于各种生日、庆典所需的蛋糕配送服务拥有近15年的专业经验,蛋糕配送说明:1.全国区蛋糕可全国配送,非城市专送品牌,由当地正规蛋糕店新鲜提供,即订即送,100%保证新鲜!2.我们已经开通了全国县级以上城市蛋糕配送服务, 市区免费配送, 配送郊区请联系在线客服! 云龙县蛋糕店服务项目:提供网上订花送花、鲜花、蛋糕、花篮、花圈、果篮,公仔,巧克力,绿植,会议用花,展会用花,节日用花等订购,您只要通过网上下好订单,我们会安排云龙县附近连锁花店及时送出,并由总部提供售后服务。为保证客户的利益,所有的商品订购流程均在本网站统一完成,多谢!

配送范围: 订货流程:
浏览商品→点击购买→注册或直接购买→填写订单→选择支付方式--成功提交→配送店按您要求送货上门
注意事项:
1、云龙县市区可以做到最快3小时送货上门(郊区需另外加收运费),但请尽量提前24小时订货,以保证我们有充分的时间安排送货。
2、正常配送时间为:8:30—21:00(乡镇晚上不配送),17:00以后订购的商品系统会转到第二天安排!
3、每张订单的确认、配送和收货人签收状况,送货人可在每个环节查询自己的订花状态。
4、云龙县市区免费送货上门,云龙县乡镇需加收路费(30-80元)部分乡镇及郊县仍无法送达,订购之前提跟客服联系

您现在的位置: 云南 > 大理州 > 云龙县
配送范围: 民建乡 表村傈僳族乡 检槽乡 长新乡 团结彝族乡 宝丰乡 白石镇 漕涧镇 旧州镇 关坪乡 诺邓镇

热卖鲜花
新品蛋糕
精品花篮
精品花圈
云龙县实体店地图:
云南大理州云龙县介绍:
云龙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地处横断山南端澜沧江纵谷区,东经98°52′—99°46′,北纬25°28′—26°23′,之间,是大理州、保山地区、怒江州3个地州的结合部。东与洱源县和漾濞县接壤,南与永平县、保山市相交,西与怒江州沪水县毗邻,北与剑川县、怒江州兰坪县交界。东西最大横距91·8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109公里,总面积4400·95平方公里,全部是山区。县城居县境中部狮尾河谷石门镇,东距大理州府大理市175公里,距省会昆明市574公里。
  历史沿革
    一、西汉建县至清

    西 汉
    元封二年(前109年) 建县,名比苏,属益州郡(《汉书·地理志》)。
    东 汉
    永平十二年(69年) 割益州西部属国都尉所领六县,设立永昌郡,比苏县属永昌郡(《续汉书·郡国志》)。
    蜀 汉
    建兴三年(225年) 设立南中七郡,统属于床降都督管辖,比苏县仍属永昌郡(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
    西 晋
    泰始六年(270年) “分益州南中:建宁、云南、永昌、兴古四郡为宁州”,比苏县属宁州。(《华阳国志·大同志》)。
    东 晋
    成和年间(326一334年) “分东河阳郡置西河郡治比苏县,宋齐因之”(《读史方舆纪要》)。
    南 北 朝
    梁末(557年) 废除比苏县(《读史方舆纪要》)。
    唐
    麟德元年(664年) 置姚州都督府,原比苏地属尹州。
    开元二十六年(738年) 唐王朝册封皮罗阁为云南王,建立洱海地区蒙氏政权。南诏时期,云龙澜沧江以东地区属剑川节度,以西地区属永昌节度。
    宋
    (937~1253年) 以“白蛮”为主体的封建领主政权(大理)时期,云龙属大理,名“云龙赕”。
    元
    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 置云龙甸军民总管府,隶金齿宣慰司(《明史·地理志》)。
    明
    洪武十六年(1383年) 设五井盐课提举司,诺盐井盐课司,山井盐井盐课司,师井盐课司,大井盐井盐课司,顺荡盐井盐课司(《滇云历年传》卷八)。
    洪武十七年(1384年) 云龙土酋段保“从征有功”,授云龙土知州,属大理府。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 凡属交通要道的地点,都设巡检司,云龙设顺荡井、上五井、师井、箭杆场、十二关等巡检司(《明会典》卷130)。
    永乐十七年(1419年) 设云龙州儒学(《明实录》)。
    洪熙元年(1425年) 八月,“云南大理府师井巡检司土官巡检杨胜及山井盐井盐课司土官副使杨坚 …… 等来朝贡马”(《明实录》)。
    宣德六年(1431年) “二月 …… 癸丑,云南顺荡盐井盐课司土官副使杨星勇孙春等来朝贡马”(《明实录》)。
    成化十二年(1476年) “置临元、澜沧、金腾、曲靖四兵备道”,云龙属澜沧兵备道,为云龙州(万历《云南通志》)。
    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 “顺荡井给商本色盐每引征银八钱,备边折色盐每引征银一两,实征盐课:无闰该盐四万七千三百八十二引一百四十九角力一十四两九钱,共银三万五千七百一十九两一钱三分零;遇闰该盐五万一千三百三十一引六十二肋二两零,共银三万八千七百六十两七钱零;俱解太仓。”(《滇云历年传》卷八)。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 十一月,雒马井火灾,大火球从天空落下,声如雷(雍正《云龙州志》)。
    万历二十年(1592年) 地震(雍正《云龙州志》)。
    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 出现长尺余的大老鼠,成群地吃庄稼(雍正《云龙州志》)。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 发生大瘟疫(雍正《云龙州志》)。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 段嘉凤“自号新主”,以何天恩为都督,喇猎为总管,争夺土司的继承权,自潜涧入赶马撒,出松木哨,“聚夷兵千人”,攻下五井,又攻永昌,“败归守江口”。“沫国公渝浪穹县徐司明,率各土司征之,遂平”(《云龙记往》)。
    万历四十六、七、八年(1618~1620年) 地屡震,房屋倒塌,三崇山多次发出轰雷般的响声(雍正《云龙州志》)。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 改知州为流官。
    箭杆场、师井、诺邓井、上五井、十二关、顺荡井由浪穹县划归云龙州(雍正《云龙州志》)。
    天启二年(1622年) 知州周宪章在三七建城,“始于壬戌,落成于甲子”。城周围长四百六十丈,城墙厚四尺,有东南北三道城门(《建城碑记》)。
    知州周宪章始创纂修《云龙州志》。
    天启三年(1623年) 三月,三崇山发出轰雷般的响声,四月地震(雍正《云龙州志》)。
    天启四年(1624年) 阿昌人林养中“霸据官田,不服清丈,不纳赋税”,“谓州官只宜治五井,以云龙州治地归之”,聚众-,为周宪章所平(雍正《云龙州志》)。
    崇侦二年(1629年) 知州钱以敬迁州治于雒马井(今宝丰镇),建学宫。
    清
    顺治五年(1648年)发生大饥荒,人民挖草而食(雍正《云龙州志》)。
    康熙元年(1662年)云龙八井(金泉井、石门井、大井、天井、山井、诺邓井、师井、顺荡井)盐课:“大建月盐课银三百九十六两九钱七分五厘,小建月正课银三百八十三两七钱四分二厘。随额公费银二十七两二钱六分七厘七毫。”(《云龙州志》)。
    康熙二十年(1681年)吴三桂婿胡国柱逃匿云龙州,于铁门槛被擒。
    康熙三十年(1691年)知州丁亮工“谋诸匠民”,修建石城温泉。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知州顾芳宗“募五丁手,伐崖蜡石”,建大雒马邮亭。
    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三七村岁贡生董善庆“好读书,访古”,“得之故老传闻”,著《云龙野史》一书,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知州王风文加以修订,更名为《云龙记往》。乾隆五十八年王风文以使事入都,在武昌客馆就正于方志学家章学诚,深得章氏嘉许,称其“文简,得史法”,并节抄为《王知州云龙记略》,“以存诸笥,备他日史氏之征”,后来收入《章氏遗书》。
    康熙五十年(1711年)七月二十八日,大雨,沘江涨,漂没煎盐灶户70余间灶房,近江田亩的庄稼都被淹没(雍正《云龙州志》)。
    雍正五年(1727年)重修宝丰砥柱桥(“铁链桥,上盖瓦屋十六间”),该桥始建于明。
    雍正六年(1728年)云龙县第一部方志雍正《云龙州志》刊刻本问世。
    修筑宝丰至石门、关坪、云浪分疆之间的道路。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开白羊厂铜矿,年定额产铜十万八千斤。遇闰年加九千斤。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开白羊厂银厂,年产银四十万七千一百八十一两。同年,开大功厂铜厂,定额年产铜四十万斤。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虎头山修建观音殿〔明,洪、化间(1425~1487年),始建真武阁〕。道光中董蕙田、张振鹏捐资倡修虎头寺。“辇山石以沟涧泉,起突兀之崇楼”,“历以年所,而功方告竣,又以余金修三清殿、准提阁,俱己次第完工”(《虎山碑记》)。后李笙修建观音岩(《新纂云南通志》)。“其寺层层直上,岩石成梯,有一览众山之概,游观不绝”。“咸丰丁巳冬,忽遭兵燹,一切殿宇荡然无存”。同治五年重修。光绪九年修张仙祠。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 “冬,金泉井大街失火,由旧衙巷至大官路烧毁铺百十余间”(光绪《云龙州志》)。
    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发生大饥荒,人民吃观音土,“死者无数”(雍正《云龙州志》)。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冬天,下大雪,街上积雪深尺余(雍正《云龙州志》)。
    道光元年(1821年)云龙八井,“大建月共产盐一十二万七千九百六十七斤,小建月共产盐一十二万三千七百零二斤”。行销保山、腾越(今腾冲)、永平、邓川、浪弯(今洱源)、剑川等六县。
    “云龙州属白羊厂,产银及铜,四方来集,开矿者多楚人与临安汉人,亦多滇西回人,各有厂,而商人牟利,时起争端。道光元年,四月望日,有临安砂丁徐士雄搜于回人马良才稽门,以此相殴,后事态扩大,各聚众于临安会馆及清真寺,互相仇杀,多有死者”(《云南史料目录概说》)。
    道光三年(1823年)杨名飏母丧回乡,见沘江水涨,为谋生,人们不避危险,仍乘筏过江,“乃恻然”,“念先人成梁之意”,捐资倡建“青云桥”,“盖取康乐题石门共登青云之义”(《青云桥碑记》)。
    道光十五年(1835年)杨名飏等共捐银九干四百二十余两,造房八十三间,于次年建成石门彩云书院。
    “夏五月,八井下大雪雹。”(《光绪《云龙州志》)。
    道光十九年(1839年)知州谢体仁同合邑士民捐资建金泉井龙门书院。
    咸丰六年(1856年)在地宝、王宝、白帝位等的带领下,天登傈僳族反对土司的压迫剥削,冬至节杀了土司一家(九岁的小孩逃脱)。十五年后,土司使用挑拨离间培植亲信等手段,设计诱捕地宝等三人,活埋在水磨房岭岗上。
    咸丰七年(1857年)滇西爆发各族人民反清大起义。咸丰八、九年,云龙江东一带起义军与清军反复争夺,至咸丰十一年起义军占领云龙全境(云龙《民国大事记》)。
    闰五月,澜沧江苏溪渡争渡,船翻入江中,死170余人(光绪《云龙州志》)。
    咸丰八年(1858年) “七月,州治(宝丰)桥头管水暴涨,河口阻塞,沘水逆流,损坏民房无数”(光绪《云龙州志》)。
    同治二年(1863年)杜文秀命总镇云龙大翼长李玉树在澜沧江上修桥,十一月兴工,同治六年(1867年)十一月完工。“元帅(杜文秀)赐名日:飞龙桥,盖取其利济苍生之义”(《新建飞龙桥碑记》)。
    光绪二年(1876年)
    “六月,地大震,柯庙屋宇有毁坏者,六月十六日至戊寅年(1878年)三月二十日方止”(光绪《云龙州志》)。
    石门尹陈漠“登丙子科举人”,“精书法,善词赋”,书写飞龙桥望江楼匾额,撰写飞龙桥长联,是云龙的重要文物之一。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 “十二月二十九日未时,金泉(今宝丰)江东桥头民房起火,飞至江西大街,村头四路火起,烧毁州署前大街居民房九十八间,拆坏者未算”(光绪《云龙州志》)。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松里飞龙桥火灾,延烧二十余家。六月初七日早,沘江大涨将沿江一带秧田冲坏,石门河口柴坝漂去灶户柴薪数百码,金泉井亦如之。是年米珠薪柱四山饿毙者多(省图书馆资料)。
    宣统三年(1911年)州牧黎民藩筹办自治,六月设所开办,兼设自治研究所,考取学员60名,自费60名,分两班讲习,期限六个月,至九月发生“反正”,职员、学员解散,停办。
    6月25日,石门小河甚涨,冲没民房数间……,七月小河大涨,石门何家园上下被力直冲至街心,冲坏河岩数十丈,往来不能通过(省图书馆资料)。
    9月,天登傈僳族施金海、维免扒、李福生、杨双合、刘洪顺等反对土司的压迫,聚众起义。
    9月17日晚,“接省城来电,初九日,省城反正,已庆光复,秩序如常。”18日“奉电,于十九日集公所去发辫”。25日,永平安民军(“为首称管带者为李庆堂”)蜂拥而至,向自治公所“逼索饷银三千两,往复求减至一千两,限二日缴清”,“并到民家借口搜索幕僚并官寄存之财物,乘势四出掳掠。”
    “又有永昌杜文礼(浑名杜水牛)、李辉祖等由河湾来”,“10月11日、12日驻石门,逼索军费四百两,10月23日,荣里(漕涧)团兵在故东坪迎击杜文礼匪部,匪死伤甚众,团去亦战死七人”(县长丁润身任内为之立冢树碑作序,名曰“七烈士”)。
    10月28日张文光在腾冲起义,11月21日张文光遗管带刘德盛率军至石门。
    “冬月初旬,有剑军驻防洱源之炼铁何等闻云龙被匪,亦率兵来石。”“李庆堂等闻其才挥官-龙为大理兵击败于漾濞之平坡,遂趁夜由箭里逃回永平。”刘德盛“驻镇云龙”,从此匪患稍平(云龙《民国大事记》、丁润身《观过录》)。
  历代隶属
    一、历代隶属
    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设“比苏”县,属益州郡。东汉永平十二年(69年)起至西晋,比苏县属永昌郡。西晋永嘉五年(311年)从永昌郡中分出比苏县,设置西河郡,梁末比苏县。唐武德四年(621年),属南宁州总管府,称为尹州。唐麟德元年(664年)改属姚州都督府,仍称尹州。唐(南诏)境内澜沧江以东属剑川节度,澜沧江以西属永昌节度。宋(大理)属胜乡君,称“云龙淡赕”。元末设置云龙甸军民总管府并防送千户所,隶属金齿宣慰司。明洪武十七(1384年)改为云龙州,授段保为云龙土知州,属大理府。明正统(1436——1449年)间,改属;蒙化府,后仍归大理府。民国2年(1913年)改州为县,属腾越道。民国18年(1929年)改县公署为县0,直属省。1950年属大理专区,1956年属大理白族自治州。1958年撤销云龙士县并入永平县,1961年恢复云龙县建制,仍属大理白族自治州。
    云龙建置沿革简表(见附表)
    辖境变迁
    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设比苏县,辖境东至批江流域,西至今缅甸境内恩梅开江一带,范围包括今云龙境内批江以西部分及今怒江州大部分地区。
    宋代(大理)后期,云龙赕的辖境开始缩小,今属兰坪县的大部分地区从云龙赕中划出改属谋统府,称兰溪部。
    元代至元十四年(1277年)立通安州为肇江路治(今丽江地区),今属怒江州的碧江、福贡、贡山县一带从云龙甸中划出,改归肇江路管辖。
    明嘉靖间(1522~1566年)云龙州属浪速地区改归永昌府腾越土司管辖。(《案事编·湖南巡抚岑奏派云南查办事件片稿》载:“又浪速之地,甚为辽阔,一名浪宋,即狼僳。”《滇缅北段界务调查报告》载:“浪速,又称浪宋,散处于尖高山北之非河沿岸及高黎贡山与恩梅开江间。”《新纂云南通志》卷八·“滇缅北界形势图”中所标位置与上述同。1912年《片马紧要记》载:“浪速,东接茶山,南连小江,西达哦穹卡,北通俅夷,土地肥沃,前属大理,归云龙管辖,复划归永昌,隶腾越土司……”《川滇缅北段未定界境内之现状云南边地间题研究》上册载:“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浪粟有羊窝、喇乱、不奢、不登四寨酋长,各率部众来投,自愿归附六库。当时酋长并言:‘浪粟原是云龙旧管辖之地'”)。
    今境内沘江以东地区原为浪窝(今洱源县)所辖,因这部分地区与云龙错壤,而与浪臂中隔罗坪山脉,“赋税所入无多”,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浪穹邑绅提出将这部分“悬远之地”归并云龙。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蒙布政李公焘、抚院周公嘉谟、按院毛公堪会题,得旨设流官知州”。“割浪穹十二关(今长新地区)、箭杆场(今团结、关坪两乡)、上五井(今石门镇及果郎、宝丰两乡各一部分)、顺荡井(今白石地区)、师井(今检槽地区、果郎乡一部分)共五处巡检司地”归云龙管辖。因从浪穹划入以上五巡检司地而成州,故云龙有“五云”之称。
    清乾隆间,对云龙州、丽江府、永昌府(今保山地区)分管的今属怒江州的一部分地区进行调整。“乾隆十二年(1747年)秤戛乱后,分划永昌以北澜沧江、怒江地区,以知子罗(今碧江)、上帕(今福贡)归丽江府,以老窝、六库、漕涧归云龙州”。
    乾隆十八年(1753年),云贵总督硕色将云龙管辖的片马、渔洞诸寨(今沪水县西部边境之片古岗)划归保山。硕色《处置秤戛等处分隶奏摺》载:“查云龙、腾越、保山、丽江等府、州、县边界相连,各寨野夷,犬牙相错,应各按其形势,量其远近,分隶各州县管辖……又云龙之片马、鱼洞诸寨,孤悬雪山之外,声气不连络,惟与保山县之登埂等寨隔离不远,应将此各寨一并改归保山县管辖。但前据段复健报,有额粮二石四斗在云龙上纳,今片马、鱼洞既归保山县管辖,前项额粮应令保山县查明入册征收,所有原在云龙州之额粮并令开除。”
    民国元年(1912年),境内东南部属箭里的黄蜂、白腊箭划归漾濞县。
    民国2年(1913年),老窝、六库两土司地划归沪水行政委员区。
    民国19年(1930年),云龙县总面积49000方里。
    民国22年(1933年),老窝从沪水设治局划出,归回云龙管辖。
    民国33年(1944年),云龙县总面积8310平方公里。
    1949年底,全县总面积4934平方公里。
    1951年2月19日,大理专员公署批准,将云龙县第六行政村第七自然村之花椒树、立庄登等18个小村划归洱源县。
    1952年5月,永平县属瓦草河村(40户、180人,耕地318亩)划归云龙县。
    1954年6月18日云南省人民0通知,在今怒江州地区成立“怒睦挂自治区”,根据怒江工委建议,于翌年3月28日将云龙县所属第五区漕涧(全区辖15个乡、镇,人口5301 户、25305人)划归怒睦挂自治区所属的沪水县。同年11月11日省人民0通知将漕涧地 区归回云龙。
    1956年5月第一区所属河东乡的芷打拉、皮匠房、庄房、三星厂、白地、撤哥密、罗里 密、铁匠房等自然村划归漾淖县。
    1958年10月云龙县并入永平县,11月保山县所属岔花乡(共7个自然村,面积42平方 公里,人口99户、512人)划归永平县云龙片。
    1960年永平县云龙片长新公社新罗地区(13个自然村,面积76平方公里,人口228户、 903人)划归剑川县洱源片乔后公社。
    1961年云龙、永平分县,恢复云龙县建制,原云龙县团结公社的荣禄乡(面积l88平方公里)划归永平县龙门公社。云龙县总面积4712平方公里。
    1978年10月老窝公社(老窝、云西、中元、崇仁、荣华、银坡6个大队,面积304平方公里,人口11099人)划归沪水县,全县总面积4400.95平方公里。
  旅游资源
    玉皇阁建筑群
    位于云龙县石门镇诺邓村,距县城约7公里。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维修扩建,清咸丰七年(1857年)部分建筑毁于兵燹,光绪年间陆续修复。现存建筑以玉皇阁为主体,由玉皇阁,文、武庙和木牌坊组成。玉皇阁为三重檐楼阁式建筑,建在高2.15米的方形台基上,歇山顶,阁通面阔13.8米, 通进深13.3米, 高16.4米。阁两侧有左右厢。文庙在玉皇阁东约30米处。单檐歇山顶,通面阔8.6米, 通进深 6.7米, 高7.31米。武庙建筑形式与文庙同。木牌坊在玉皇阁前约150米处。整座牌坊用四根木柱擎起斗拱架叠的层架构件,高9.65米。建筑布局合理,蔚为壮观。诺邓玉皇阁建筑群,是云龙县境内现存最早的宗教建筑群。1988年公布为大理白族自治州文物保护单位。
    白衣阁
    位于宝丰镇西面的德隆山,距县城约13公里。建于南明弘光元年八月(1644年),至隆武元年(1645年)落成。清道光九年(1829年)复修。阁内供奉观音。白衣阁坐西朝东,依山而建,由前后两殿组成。后殿为主殿,单檐歇山顶,三开间,通面阔9.4米, 通进深7.6米,高约7米。房檐下用如意斗拱,殿前檐下原装有四堂雕花格子门。殿左右有两排耳房,殿正面有廊。殿内现存五块碑刻,在殿外约20米处有座普同塔,现碑、塔均保存完好。1987年公布为云龙县文物保护单位。
    西竺寺
    位于云龙县石门镇象麓村,距城约3公里。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明永历六年(1652年)增修。现存主殿,单檐歇山顶,通面阔13.9米,通进深11.3米,前檐厦廊阔3.2米,卷棚式顶,门楹悬“竺国宗风”横匾,殿内存十八罗汉塑像,保护完好。1987年公布为云龙县文物保护单位。
    虎头山古建筑群
    位于云龙县石门镇南,因山顶崛起一嵯峨巨石,如虎头而得名,是以道教为主的古建筑群。据《虎山碑记》载:“虎头寺原有一间山神庙,清道光年间陆续建老君殿和财神殿等寺观。清咸丰七年(1857年)又毁于兵燹,到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修复并建了张仙祠、王母寺等”。虎头山山石峥嵘,苍松翠柏郁郁葱葱,寺庙道观沿山势修建,有虎头寺。在寺庙之间有曲径石廊、石桥相通,在一块巨大的石壁上刻有(清)杨名扬书写“虎”及“石门八景”的诗碑,虎头山寺庙建筑布局合理,融自然与人文景观为一体,每逢节日游人众多,是重要风景旅游区。1987年公布为云龙县文物保护单位。
    秀峰塔
    位于云龙县宝丰镇东山顶上,清(本文地名介绍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登录 | 注册

QQ/微信:1397488186

全国热线/企业微信号:18939884868

Copyright © 买花网.com 版权所有

在线客服